近年来,
土壤修复已成为环保行业中的热点话题,其具体含义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长期性,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1、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
2、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我国土壤污染情况严重,土壤总超标率为16.1%,以无机型为主。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土壤、固废处置场地的污染超标点位占比较高,从工业场地项目分布区域来看,江苏、浙江、上海、湖南、重庆、广东等地项目较多。
目前,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以现有土壤修复技术路线来看,修复污染场地方法非常多,需要因“地”制宜。行业初期,治理污染土壤绝大多数采用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或安全填埋等相对简单的技术方式处理。如今,应用热解吸、土壤淋洗、原位热脱附、原位化学氧化、生物修复等先进技术已经成为主流,整体水平与国外同步。
由于我国土壤污染物的情况复杂,区域不同对应的污染物种类复杂多变,单一的处置技术并不能解决土壤污染,只有运用多种技术路径整合进行对不同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治理,才是未来的主基调。